•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东岳石遗址

更新时间:2024-04-27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新石器时代)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

简介

该遗址东依大泽山,南依高望山和明堂山,西和胶莱平原相接,西北与东岳石村有一坝之隔。1959年,修筑淄阳水库时发现的。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70米,地势较高。由于多年被水冲刷,遗物暴露地表甚多。1960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进行发掘。东岳石遗址发掘报告《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发表于《考古》1962年第10期。出土陶器多为泥质灰陶和黑陶,少量为黄褐陶,皆轮制,胎质较厚。器形有罐、尊、器盖、簋、盂、豆、甗、鼎、杯等10余种。一般为直口,尖唇。通体可见一至数圈突棱,有的还有阴弦纹。多数系子母口,有盖。小平底,假圈足或短舌状足。陶质粗糙笨拙,制作细致精巧的少见。出土石器有斧、锛、刀、凿、铲、纺纶、镞、砺石、网坠、敲砸器等,具特征的是半月形双孔石刀和亚腰石斧。

历史与发展

汉代南阳画像石中有“后羿射日图”,图中画有一株大扶桑树,枝上立三乌,树下左侧的后羿正弯腰侧身,手持满弓,在瞄射树上之乌。在河南唐河还出土过“日中有三乌”的石刻。在汉代以前“后羿射日”的传说非常盛行,成为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后羿即夏代初期东夷族的著名人物。当时的东夷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部族,活动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乃至更大的范围,历史上曾有“后羿代夏”的故事,可见东夷是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部族。从茫茫大地上寻找东夷族的遗迹,成为考古学家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山东平度东岳石遗址,注意到山东境内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遗存。在以后的考古工作中学者们注意到同类遗存在山东等地有着广泛的分布。它北起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南过淮河,西括河南东部,东达黄海之滨。其盛时与夏、商文化的分布范围相当。经过发掘的此类文化遗存有平度东岳石、牟平照格庄、泗水尹家城、长岛北庄等。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将此类遗存命名为“岳石文化”。在研究中,对其族属问题,学者们都认为它就是夏代东夷族的遗留。

岳石文化所据以命名的东岳石遗址,位于平度市东约30公里。遗址北距渤海湾约15公里,东依大泽山,南临嵩望山和明堂山,处在大泽山镇淄阳河北岸的台地之上,西北与东岳石村一坝之隔,西面和北面都是平原。该遗址是1959年修筑淄阳河水库时发现的。当时残存东西长约245米,南北宽约200米,地势较高。由于多年雨水冲刷,遗址现在南北宽仅剩下70余米,遗物暴露地表的也很多。

为了解鲁北和半岛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1960年4月至5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此进行一次发掘。这次发掘在遗址的西部和东部共开5×5平方米的探方11个,并发掘一处战国墓地。出土的资料表明,该遗址内涵相当丰富,尤其是一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为后来岳石文化的命名奠定了基础。

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大宗,石器、骨器和蚌器占一定数量。岳石文化的陶器从陶系、造型到纹饰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以来砂红褐陶多,泥质灰陶和黑陶次之,少量为黄褐陶。夹砂陶黑的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往往颜色不纯,在同一件陶器之上有红色或灰色,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褐陶。泥质陶器所使用的陶土一般经过淘洗,火候高且陶质硬。黑陶仅表面呈黑色,内胎呈灰色。制法有手制和轮制两种。夹砂陶一般为手制,表面抹平;泥质陶一般为轮制,少数经过磨光。器形有罐、尊、圈足尊、蘑菇纽器盖、盂、豆、瓶、鼎、杯等10余种。器物一般为直口,尖唇或圆唇,通体可见一至数圈突棱,有的还有阴弦纹。流行子母口,器物多有盖。小平底,假圈足或短舌状足。陶质粗糙,造型笨拙,制作细致精巧的少见。出土的石器有斧、锛、刀、凿、铲、纹轮、砾石、网坠和砍砸器等,具特征的是半月形双孔石刀和亚腰石斧,是岳石文化的代表性石器。

东岳石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特别是陶器的造型和纹饰别具一格,与以往发现的龙山文化不同。考古学界遂将这一类型的遗存称之为“东岳石类型”或“岳石文化”,其分布范围大体和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一致。在诸城前寨和长岛北庄遗址中,发现岳石文化叠压在龙山文化地层之上。岳石文化晚于龙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并经校正,年代在公元前1900——前1600年,其存在的时期约相当于夏代至早商。该遗址的发现,是山东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为研究典型龙山文化的流变和夏、商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据文献记载,那时的青岛地区属“古东夷地”,那么,东岳石遗址出土的遗物就证实了岳石文化正是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由于岳石文化在全国影响较广并居重要地位,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深入研究岳石文化,1993年秋,中国科学院山东考古所、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这次出土文物500余件,发掘的区域为比较单纯的岳石文化堆积,文化遗物比较丰富,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优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岳石文化内涵。

现况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石遗址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驻地西约1华里的东岳石村南,淄阳水库内东北侧台地上。东岳石遗址东为大泽山,北倚红山,南隔淄阳河、淄阳水库于天柱山、高望山、芝莱山相望,西接胶莱平原,北距莱州市辖区约10公里。

淄阳河,原名药石河、药石水,相传因河中产一种能够入药的石头而得名。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有“大泽万壑,雪瀑生金泉,葳蕤生幽谷,馥郁滋长川”的《药石水》诗传世。

东岳石村位于平(度)掖(县,今莱州市)古道上,其西南侧芝莱山下明代烽火台至今保存完好;村后著名的元代佛寺洪云院遗址仍依稀可辨;遗址东南的天柱山,更因其上的东汉中平刻石及北魏《郑文公碑》而闻名于世。东岳石村不仅建有工业园,还建有特色农业观光园。村中居民500余户,近2000人口,群众生活富足,村风良好,为东岳石遗址的保护和吸引游人参观创造了良好条件。

东岳石遗址东西长约245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

1960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1993年青岛市文物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合作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两次发掘共出土石、骨、陶等文物近千件。东岳石遗址出土器物丰富,风格独特,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至1600年间。

遗址出土文物丰富,类别有石、骨、蚌、陶器等。陶器质料有夹砂和泥质两类,陶片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占少数;完整及可修复的器物中以泥质陶为主。陶器的色泽主要有褐、灰、红、黑4种。夹砂陶主要是灰褐色和红褐色,灰色也比较多,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和红色。泥质陶器以灰色为主,黑色和褐色的也比较多,还有一定少量红色的。多数泥质陶器的表面经过磨光处理。陶器的制作工艺大致有手制和轮制两种。器体小的器物多用手捏制,或者用泥片贴筑法制作,内壁的泥片粘接痕迹清晰可见。大型的器物如大口罐、中口罐、瓮等,往往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并经慢轮修整。夹砂陶器的器表内、外多有篦状擦痕。泥质陶器则用快轮制作,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器表往往有轮制痕迹。以素面为主,完整器物的表面大多有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弦纹、凸棱、几何纹等,刻划纹、戳刺纹、乳钉纹、连珠纹、网格纹等。主要器形有鼎、甗、罐、豆、尊形器、圈足尊、盒、蘑菇纽器盖、杯等。石器主要器形有刀、铲、斧、钺、锛、凿、镞、纺轮、石球、砍砸器、杵、磨棒、磨石、研磨器、圆形器和石楔等。骨器有刀、匕、铲、锥、笄。

岳石文化是东夷族创造的文化,东岳石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间的空隙,为研究东夷土著文化与夏商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岳石遗址是我国考古学上“岳石文化”的命名地,出土文物丰富,风格独特,遗址影响大,保存完好。

东岳石遗址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它的发现,填补了山东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间的空隙,并为东夷土著文化与夏商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2002139号-4 huochekan.com 火车看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