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政府网

中  文  名:舟曲县政府网

官        网:http://60.165.254.166

地        址:城关镇西关村

车牌:甘P

区号:0941-5122141

政府网简介

  舟曲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公元1289年(元二十六年),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1949成立西固县人民政府,1954年设立舟曲行政委员会,1955年改为舟曲县,1959年1月改名龙迭县,1962年恢复舟曲县,2011年,舟曲县总面积3010平方公里,辖2个镇、17个乡,210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总人口13.69万人,其中藏族4.6万余人,占34%。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气候属温暖带区,“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贯穿其中,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舟曲县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沙滩森林公园、翠峰山、拉尕山等自然景观。舟曲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贫困面为80.2%),“5·12”特大地震和“8·8”洪灾重灾县,国家级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县(滑坡类地质灾害密度高达0.052/K㎡),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县,同时,也是距甘肃省会兰州最偏远的民族县,甘肃省经济总量排名末尾县,甘肃藏区经济总量最小、最贫困县,甘肃省财政自给率最低县(仅为1.25%),甘肃省人均耕地最少县(人均耕地不足1.2亩)。2010年8月8日,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行政区划编辑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辖2个镇、17个乡,210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城关镇、大川镇、曲瓦乡、巴藏乡、大峪乡、立节乡、憨班乡、峰迭乡、坪定乡、江盘乡、东山乡、南峪乡、果耶乡、八楞乡、武坪乡、插岗乡、拱坝乡、曲告纳乡、博峪乡。2010年发生特大泥石流地址灾害后,新建峰迭新区,为舟曲灾后重建的主要规划安置区,是舟曲县的居住、教育、文化、经济服务中心,兼有部分行政管理和旅游服务功能。

  地理环境编辑地理位置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介于东经103°51′30″—104°45′30″,北纬33°13′—34°1′,东西长99.4公里,南北宽88.8公里东邻陇南市武都区,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文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

  地形地貌

  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173米—4504米之间。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则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在3000米左右。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山高、谷深、石头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气候环境

  舟曲县属温暖带气候区,

  舟曲县风光(20张)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3天,年降雨量在400-8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舟曲县日照数为1842.4小时,日照率42%,年内8月份为日照最多月,年总辐射为105.8千卡/㎝2。舟曲县的热量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平均气温23.1℃,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10.2℃。

  水文环境

  舟曲县主要河流有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及其40多条支流。

  自然资源编辑矿藏资源

  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已探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共10多种,主要有煤、铁、金、锑、铜、锌、锰、石灰岩、大理石等,其中铁、锑等矿储量分别在2000万吨以上。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有林地面积12.27万公顷,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1700万立方米,是甘肃省优良的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2011年,舟曲县经济林产品主要有花椒、核桃、柿子、石榴等,年产量达700多吨。中药材品种较多,名贵中药材有纹党、当归、红芪、大黄、柴胡、天麻等70余种,年产1000多吨。可食性山野菜资源有薇菜、蕨菜、刺五加等80余种,年产量达7500吨。食用菌有香菇、木耳、羊肚菌等130多种,年产50多吨。舟曲县种植各类作物经调查有28科,90多个品种。农作物内种植的粮食以小麦、玉米、洋芋、蚕豆、青稞、荞麦、大麦、洋麦、糜子、谷子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油料(油菜、大麻、胡麻)棉花、药材、疏菜、烟叶等。舟曲县整个天然草场有三大类型,草甸草场类约为33.49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40.6%,灌丛草甸草场面积21.18万亩,占25.7%,林缘草原草场类面积27.76万亩,占33.7%,牧草种类丰富,豆科牧草分布广泛,舟曲县草场中,二等草场占74.3%,三等草场占25.7%,平均亩产牧草量200—300公斤。动物资源舟曲县饲养的畜禽品种主要有牛、马、驴、绵羊、山羊、生猪、兔、鸭、鹅、蜜蜂、畜禽品种多为当地土种畜,生长发育缓慢,体格矮小,品质低劣,生产性能低下。舟曲有白龙江和拱坝河天然水域。水域面积1.79万亩,主要经济鱼种有中华裂腹鱼、嘉陵裸裂尻鱼、条鳅、鲤鱼等几种鱼,也有少数1—2放养的青鱼和草鱼。

  水资源

  舟曲县“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及其40多条支流总径流量36.88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为76.8万千瓦。白龙江在县境内流程为67.5公里,落差420米,年均流量81.9立方米/秒;拱坝河流程78.5公里,落差1800米,年均流量17.44立方米/秒;博峪河流程37.5公里,落差1880米,年均流量8.45立方米/秒。“一江两河”水能总蕴藏量为76.8万千瓦。拱坝河、博峪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可达900毫升以上,是舟曲县的降水最大值中心,白龙江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00毫升以上。

  土地资源

  舟曲县总土地面积3009.98平方公里,折合451.48万亩,其中农业用地24.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4%,内净耕地14.31万亩,占农业用地面积的28.74%,林业用地291.21万亩,(包括白龙江林管局所属林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5.1%,内有林地256.2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4.6%,宜林荒山坡地34.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7万亩,草地93.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8%,内有可利用天然草场82.43万亩。2004年末耕地面积14.30万亩,其中:山地12.84万亩,川地1.46万亩。

  人口民族编辑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舟曲县总人口12788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曲瓦乡4658人,巴藏乡4820人,大峪乡5506人,立节乡515

  舟曲县行政区划9人,憨班乡4889人,峰迭乡10869人,坪定乡4838人,城关乡18570人,江盘乡4772人,弓子石乡7838人,中牌乡2637人,南峪乡4040人,大川乡5863人,三角坪乡5514人,池干乡4083人,八楞乡4419人,武坪乡6402人,插岗乡3256人,拱坝乡5140人,铁坝乡7053人,大年乡3683人,博峪乡3880人。2005年的舟曲县总人口134188人。其中:汉族89842人,占总人口的66.95%;藏族44175人,占总人口的32.92%;回族154人,占总人口的0.11%;满族8人,蒙古族7人,撒拉族2人。2008年舟曲县总人口13.69万人,其中藏族4.6万余人,占34%。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户籍人口139990人。其中城镇户口人数20511人,农村户口人数119479人。汉族90271人,占总人口的64.48%;藏族49439人,占总人口的35.31%;回族219人,占总人口的0.16%;满族30人,蒙古族10人,撒拉族4人,东乡族3人,土族2人,裕固族1人,壮族4人,其他民族7人。

  经济概况编辑经济总况

  2003年,完成生产总值2.24亿元,与2002年相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85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5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99亿元。2007年,舟曲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679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58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9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9元。[10-11]2010年,舟曲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761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518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18元。

  第一产业

  2008年,舟曲县粮食总产量2.52万吨,油料产量760.30吨,药材产量1079.5吨,水果总产量5471.18吨。完成造林面积3496.6公顷,其中退耕面积2000公顷,四旁植树40万株,林产品花椒、核桃、木耳产量分别为523吨、245吨、29.3吨。各类牲畜年末存栏14.05万头(只),其中大牲畜5.21万头(只)、羊5.84万只、猪3.00万头;肉类总产量3609.56吨。地膜种植面积2080公顷,示范推广作物新品种20个。天然林保护完成封山育林333.3公顷。“长治”和国债项目工程共治理小流域22条,植树22.89万株,新增梯田341.6公顷,治理面积38.33平方公里。建小水利工程18个,恢复水浇地113.3公顷。

  第二产业

  2008年,舟曲县对22家国有工商企业改革、改制进行全面部署。舟曲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3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6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648万元。完成S313线境内53公里的拓宽改造,城区滨河北路和滨河商贸城建设竣工,城区二期上水工程完工,改建农网10千伏线路230公里,建35千伏变电所2个,在建项目两河口电站、农村节能配套建设、两馆综合楼、城区电网、立节电站、黑水沟铁厂、丁字河口35千伏电力工程。2008年内共协议和签约项目资金45.38亿元,内有水电站13座,装机容量40.11万千瓦,资金44.76亿元;矿产项目3个,资金0.62亿元;建成水电站2座。

  第三产业

  2008年,职业中学教学大楼、县医院门诊大楼建成,扩建乡村学校11所。

  交通状况编辑舟曲县境内有公路总里程906公里。客货运输站场4个,分布在县城广坝(省道313线K17公里处),立节、巴藏、插岗乡镇。省S313线两(河口)阿(万仓)公路贯穿舟曲境内。舟曲县境内干线公路起讫点,舟曲两河口至巴藏境内的黑水沟口,长70.6公里。通往各乡镇的县乡公路17条437.45公里,县城滨河路2.04公里,行政村道路35条245公里;林区道路20条154.55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和行政村道路为补充和延伸的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三纵四横”(三纵:两阿、舟化、槐大;四横:博铁、江插、立大、沙大)公路网络。舟曲县分布在白龙江沿岸的有大川、南峪、江盘、丰迭、憨班、立节、大峪、巴藏、曲瓦乡镇。交通便利。每天都有班次正常对发。分布在拱坝河、博峪河沿岸的拱坝、铁坝、大年、插岗、武坪、博峪等乡镇和坪定、三角坪、八楞、弓子石、中牌等乡镇,都由县乡公路连接。每天有班次正常对发。县城到博峪乡乘舟曲至武都的班次,再乘武都到文县至博峪乡的班次。或从两水沿两(水)花草坡公路至拱坝、博峪、铁坝、大年、武坪、插岗乡镇。或乘舟曲县至武都的班次,行到宕昌沙湾沿沙(湾)大(水沟口)公路达到八楞、池干。武坪、插岗、大年、拱坝、铁坝乡镇到丰迭、憨班、立节、大峪、曲瓦、巴藏乡镇,三角坪、坪定、弓子石、中牌直接乘坐县城汽车站发往的班次即可,每天都有两个班次正常对发。舟曲县去省会兰州、州政府合作及相邻的迭部、玛曲等县市每天均有两个班次对发。

  社会事业编辑文化事业

  2003年,舟曲县获得州庆50周年文艺汇演获“集体二等奖”。2011年,舟曲县为48个农民书屋配备桌椅、书柜等办公阅览设备。对6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了保护申报,其中石门沟茶马古道遗址被确定为全省“三普”重要新发现之一。“巴寨朝水节”、“东山转灯节”、“天干吉祥节”、“舟曲摆阵舞”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为省级保护项目。扎实开展了“文化舟曲”建设系列活动,《舟曲县志》续编、《舟曲史话》及《铭记舟曲》、《震撼龙江》、《洪撼龙江》、《风雨同舟》等文史作品付梓印制。2011年,舟曲县为166个行政村配发资源共享设备,全面完成4194套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和210个行政村农村电影数字放映任务。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程已完成机房前端改造,正在进行网络改造。开通农村调频广播站。

  教育事业

  2003年,舟曲有各级各类学校数179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3所,九年制学校10所,完全小学46所。县委党校、县幼儿园、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各1所。校舍总面积达9.39万平方米。全年在校中小学生23061人,教职工1042人,适龄儿童总数17079人,入学率为98.07%。2011年,舟曲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全面完成41所学校撤并任务。63个教育灾后重建项目大部分已完工,义教危改项目前期顺利,寄宿制学校大灶增至19个。灾后舟曲一中三千多名高中师生千里大转运至兰州等地异地办学,824名高考生实现全部录取的历史最好成绩,一、二小受损学校3600多名学生集中到县一中上学。

  卫生事业

  2003年,舟曲县有医疗机构26个,医务人员417人,病床数312张。村级和个体医疗服务站(所)168个,人员168人。儿童计划免疫入保率100.00%,四苗覆盖率97.93%。2011年,舟曲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6.66%,全年共报销补偿住院医疗费647.23万元。县医院综合楼重建项目完成十层主体,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已竣工投用,201个村级卫生室重建维修工程已完工。2011年,舟曲县按人均23元标准投入计生经费304万元,充实人员27人,配备工作用车24辆,计生率为97.66%,人口自增率为-1.66‰。

  社会保障

  2003年,舟曲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5元;城镇职工人均货币年工资10896元,净增1118元;县上统一筹资为2.57万户农村住户投了家财保险金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4810人,养老保险1385人,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272人。安置了2001年大中专毕业生201名和退役军人22名的就业。

  历史文化编辑重大事件

  200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五十周年华典上,舟曲朵迪舞获全州第二名。2005年5月端午,“首届拉尕山风情旅游节暨拉尕山庄开业典礼”在景区隆重举办,接着,8月30日、投资400万元的占单大桥,包括通往拉尕山景区的二级油路工程开工典礼在白龙江边举行。

  文化现象

  拉尕山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藏族服饰光彩夺目、珠摇环佩;格调迥异的藏族罗罗舞、摆阵舞、马铃舞,尤其是朵迪舞舒展欢快,已成为舟曲的“县舞”。舟曲县是中国楹联文化县,“藏乡江南楹联诗词学会”,属楹联诗词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艺术团体,舟曲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历史悠久,气候温和,有“不二扬州”,“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的美誉,有蜚声陇上的元宵节楹联灯会,逢年过节、乔迁立房、开业贺喜、婚丧嫁娶,创作、书写、悬贴楹联已成为舟曲城乡群众千余年来的一种风俗。

  地方风俗

  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乡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

  浪漫多情的采花节,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节日从五月初四凌晨开始,真正的节日活动是在五月初五举行。舟曲元宵楹联灯会,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甘肃省舟曲县别具一格,独有特色,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的舟曲元宵楹联灯会,据传:灯火兴隋唐,对联盛明清。活动主要由楹联松棚大会、十五庙会、黑十七、十九"迎婆婆"为主的内容形式组成。楹联松棚灯会,在舟曲年小十五大,从正月初八始,县城四街两关就组建各自的灯会组织,划定各家地段,每家负责各自地段的立架、蓬松毛儿、挂灯等事宜。每年灯会由同街灯会会员轮流主办,每晚由各家自己点燃灯(现代用电灯)。至到十九晚,"九街灯对列火树,万幅书联绽银花"。家家走桥赏画,处处观灯吟联。十五庙会,城内外所有寺庙大开山门,供"善男信女"顶礼膜拜。黑十七,亦称黑社火。十月十七

  正月十九迎婆婆晚,灯内只斟少许油,灯亮不到一个时辰即全部熄灭,幼童背着背斗,黑面馍上插根蜡放在背斗底,倒骑驴,由大人牵着在街道下串游戏闹。并选一个当灯官司老爷,戴破草帽、红缨帽,手拿破扇,穿一白长衫,状若清时县令;乘坐椅,绑在梯子上,由年轻人抬着颠来晃去,敲锣打鼓,游过街道。意为驱除"凶神恶煞",保佑平安。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迎"婆婆"是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各种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城的狂欢节。

  名优特产

  沙棘,舟曲俗称"反尖刺",主要分布在巴藏、曲瓦、立节、武坪等14个乡的山地,结果总面积约在6000亩左右,总盖度30%-60%,年产百吨左右。柿子,生长在白龙江沿岸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川坝地区,有圆形、四棱形、饼形、牛心形、尖尖形多种,以圆形居多。色鲜味甘,营养丰富,价值仅次于桔、柑。主要分布在城关、江盘、憨班、大川、南峪等乡。纹党,产于铁坝、博峪等乡,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之间的高山林缘、灌丛稀疏的深沟地带,有晶党、散党、防党之称,有野生和家种之别,其根体硕大,肉质饱满,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生津之功能,是舟曲经营的大宗药材之一,远销四川、广州、天津、上海等地,同时也出口创外汇。羊肚菌,别名狼肚采,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湿润地带,特别适应在针阔叶林区的草甸、山谷冲积扇、林间空旷地、森林采伐滑道边生长。羊肚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舟曲小吃,主食为蒸、烙、煮、炸、炒,蒸食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煎饼,多用荞粉制做,将荞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车,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荞面疙瘩儿、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入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有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作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削筋,用荞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荞面削筋。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加酸菜或臊子食用。鸡肠子,用荞面,青稞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焖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入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荞面搅团多蘸蒜吃。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馓、麻花(馓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十月用洋根煮做,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叶、黄瓜、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烧酒(土酒),多用青稞、小麦、高梁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凉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稞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酒,味甘甜。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醅中加入柿饼或粑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醅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

  烧酒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炝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

  沙棘洋芋搅团,砸洋芋搅团,先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荞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2002139号-4 huochekan.com 火车看网 网站地图